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品读端午记忆
TUhjnbcbe - 2024/3/28 1:08:00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一则关于端午节的记录,文不长,录如下:

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这段文字我很喜欢,一是浅显明白;二是让人亲切。大概意思是说,到端午节了,应该准备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其中,紫苏、菖蒲、木瓜都要切成细丝,用香药互相拌合在一起,用梅红匣子盛着。从五月初一到端午前一天,街上有卖桃、柳枝、葵花、蒲叶、佛道艾等东西。

看来宋朝人过端午和我们今天过端午差不多。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了门口要插上艾草、家家要准备包粽子,南方要赛龙舟、北方有些地区还要炸糖糕。我无端地认为《东京梦华录》中所谓的“香糖果子”应该就是炸糖糕。

吾乡在秦岭以南,过端午正值农忙季节,插秧苗、收油菜籽、玉米地除草,半大小子都要下地劳动,但是端午总是要过的。

记忆中,过端午节总要包粽子的。包粽子有专门的粽叶,有点像竹叶,但比竹叶宽、长。这东西在我的老家好像也只有一种作用,就是包粽子,但是用其包粽子,煮熟后有一种特殊清香。后来翻阅《本草纲目》方知道,这种叶子原来大有名堂,叫箬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疗吐血、小便不利等功效。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食粽子多矣,什么大肉粽、蛋黄粽、豆沙粽,甚至还有海鲜粽子,这些粽子我都看不上,均与小时候吃的箸叶白粽无法相提并论。

《东京梦华录》还记录了百索、艾花,我也固执地认为,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带过的五彩香囊。记忆中这种香囊都是姐姐做给弟弟带的,形状就如一枚小巧的粽子,内实艾草香末,外面缠上无色彩线,并佩仪五色流苏,端午节当天都挂在胸前,很漂亮。小时候能得到一个漂亮的小香囊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个小孩都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姐姐。

端午节的饭菜都很丰盛,堪比过年。我的记忆中,粽子必不可少、还有鳝鱼,炒苋菜、炖腊肉,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菜肴。吾乡虽然是水乡,但是却没有养鸭、养鱼的习俗,所以鸭蛋、鱼肉不是平常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汪曾祺先生说,他的家乡过端午要吃“十二红”,这个我们不敢想象,也没有见过,毕竟一地一俗。但我读汪曾祺的散文,内心总会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想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其意不在鸭蛋而在浓浓的乡愁与亲情的回忆……

小时候,父母在异地求职,我的端午节一般都是在外婆家过。端午前夕,外婆就开始泡糯米、采粽叶,家里穷,人口多,不可能每人都能分到一个粽子,我从小比较乖巧,外婆偏爱,为数不多的几个粽子,都要先让我吃饱。用菖蒲汁洗澡也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菖蒲捣碎,泡出汁液,加在水中搽洗身子,我很喜欢菖蒲的香味,在我的记忆中,那就是外婆的香味。

端午节一过,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晚上已经有蚊虫出没,外婆心疼我,把我抱在怀中,身边总要燃几缕艾草驱蚊。在外婆的歌谣和艾草的香烟中,我就能做个好梦……

外婆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每到端午,我总能想起外婆的粽子、艾草和菖蒲……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作者简介

高正旭,陕西汉中人,陕西交控汉宁分公司员工,省交通作协会员,作文自娱、读书遣怀,近年来曾在各大媒体发表散文余篇,出版散文集《在水一方》《河流记》。

原标题:《品读

端午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读端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