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记者以苋菜为关键词在孕期App中进行检索后发现,不同App所得到的结果不同。记者朱蓉
“比如说苋菜,宝宝树App说不能吃,柚宝宝App却说可以吃。”7月20日,长沙市民刘女士向三湘都市报反映,通过下载的两个孕期App查询某些食物孕妇是否可食用时,常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到底谁是对的?这让人很困惑。”
随着社群概念的兴起,针对某些特定人群推出的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行其道。这其中,孕期App就已逐渐成为孕妇们获取孕期常识的主要来源,如“能不能吃”、“产检提醒”等功能受到消费者欢迎。
不过,不同App之间内容矛盾、孕期课程言之无物、在线医生问答收费过高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记者朱蓉实习生杨金浩彭格欣
多款食物说法矛盾多,很混乱
7月2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以“苋菜”为关键词,分别使用“宝宝树”、“柚宝宝”和“妈妈帮”三个针对孕妇研发的App的“能不能吃”功能进行检索后发现,前一款App的结果显示孕妇“不可以食用”,而后两款App则提示“可以食用”。
这样的相互矛盾,还不仅仅发生在苋菜一个食品种类下。随后,记者随机在上述App中输入了多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蔬菜,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被妈妈帮判定为“孕期不可吃”的西瓜,在宝宝树、妈妈网的App上提示为孕中少吃;被妈妈网判定为“孕中不可吃”的杏,在其他两款App上的提示则为“孕中少吃”。
此外,如荔枝、蟠桃、山楂等常见水果,各个App对其属性的解释、对是否建议孕妇食用的观点也各有不同。
第一次怀孕的刘女士说,因为年龄原因,对饮食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