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攻略在越来越被看重,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喜欢在做事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旅游我们有旅游攻略,考试有备考攻略,打游戏有游戏攻略,就连宫廷剧都有爆火的《延禧攻略》。作为菜品界的“璎珞”——野菜也来一波野菜攻略。
攻略
野菜出身“贫寒”,地位“低贱”,和璎珞如同“苦命姐妹”,但细细研究,你就会发现,野菜也有成为主角的“翻身攻略”。不仅可以作为药材,更是餐桌上的美食。
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野菜之一——野苋菜
“初识芳华之容”
攻略一
野苋菜,中药名。别名长寿菜、玉谷菜、人性菜、迷糊菜、刺刺菜、野苋、光苋菜。广东人称野苋菜为马齿苋,但真正的马齿苋味酸,带湿气,并非《本草纲目》上所指的马齿苋。东北地区则称之为莹莹菜,小编的家乡河北则称其为玉谷菜,各地之名不尽相同。
其为苋科植物凹头苋和反枝苋的全草或根。凹头苋分布于全国各地;反枝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
一年生草木,高10—80厘米。茎斜上,基部分枝,微具条棱,无毛,淡绿色至暗紫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圆而有凹缺,基部阔楔形,全缘;叶柄长1~3.5厘米。花簇生叶腋,后期形成顶生穗状花序苞片干膜质,矩圆形;花被片3,细长圆形,先端钝而有微尖,向内曲。胞果球形或宽卵圆形,略扁,近平滑或略具皱纹,不开裂。花期6~7月。
“探其药用之妙”
攻略二
甘,微寒。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利尿。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1、苏轼《物类相感志》:"蜂叮痛,以野苋菜捣敷之。"
2、《中国药植图鉴》:"缓和止痛、收敛、利尿、解热;种子能利尿、明目。"
3、《福建中草药》:"清热解*。”
1、治痢疾:凹头苋30g,车前子15g,水煎服。或鲜野苋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
2、治痔疮肿痛:鲜野苋菜根30-60g,猪大肠1段。水煎,饭前服。
3、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4、治肝热目赤:野苋种子一两,水煎服
5、治乳痈:鲜野苋根一至二两,鸭蛋一个,水煎服;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
6、治*蛇咬伤: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服;或鲜全草一两,杨梅鲜树皮三钱,水煎调泻盐三钱服。(2、3、6方出《福建中草药》)
1、脾胃虚寒者;阴盛阳虚体质、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
2、过敏性体质的人食用苋菜后经日光照射有可能患植物日光性皮炎,此症较严重,需多加注意。
3、高血压、血管硬化者不宜食用。
“究其养生之力”
攻略三
野苋菜之所以被诸多地区成为长寿菜,和它的营养价值分不开。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成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帮助。同时可以增强免疫力,加快骨折愈合,减肥排*,防止便秘,还是不错的补血菜,是贫血者和临产孕妇的绝佳美食。(PS:孕妇也不能一次吃过多)
1、补充铁质,防止缺血野苋菜含有丰富的钙质和铁质,且不含有草酸,所以铁、钙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能够很好地补充人体的钙和铁,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凝血。也可以防止缺血,贫血者尤宜。
2、补充钙质丰富的钙质可促进儿童骨骼发育,对于老人则可预防骨质疏松。对于缺钙引起的肌肉痉挛,有很好地预防作用。
3、减肥排*促进*素排出,防止便秘,起到减肥效果。
“食其爽口之味”
攻略四
素炒野苋菜
用料:野苋菜克,精盐、味精、蒜、素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将野苋菜洗净切段;
2
锅烧热加入油,油热下蒜蓉(切碎米样)煸香;
3
放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摊匀出锅即成。
4
也可用开水先炒一下,素炒味道也不错。
功效:
清热解*、利尿、止痛、明目,食之可增强抗病能力,重点是好吃!!!张爱玲都曾爱不绝口。
野苋菜烙饼
用料:野苋菜克,鸡蛋1只,火腿肠1根,奶粉一勺,精盐、洋葱、*豆酱、素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将野苋菜洗净,切细小,放入盆内;
2
将鸡蛋磕入菜内,加入火腿肠、奶粉、素油拌匀;
3
将准备好的发面揉好,将菜馅包入准备好的面饼内;
4
小烤箱双面烤20分钟,电停后,底面烤5分即可。
野苋菜蛋汤
用料:野苋菜克,鸡蛋2只,精盐、味精、生姜、素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将野苋菜洗净切成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
2
锅内油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投入野苋菜煽炒,加入精盐炒入味,出锅待用;
3
放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摊匀出锅即成。
4
锅内放适量水煮沸,鸡蛋徐徐倒入锅内成蛋花;
5
沸后倒入炒好的野苋菜,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功效:
清热解*、滋阴润燥。
其实还有很多吃法,例如入馅儿,蒸馒头,凉拌等等。在夏季食用野苋菜对于清热解*,治疗肠炎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小便赤涩都有显著作用。
做了一整篇攻略,是不是对于路边的野菜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城市用户,出门菜市场方向,农村用户出门路边就是。让我们一起为野菜打call!
拓展阅读
1.杜同仿,*兆胜主编.《中国中草药图典上》: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年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
3.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年9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