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与渭河在此相遇。
这里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这里距离西安钟楼20公里,距西安新行*中心一河之隔仅7公里。作为十三朝古都长安的京畿之地,这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历史人文辉煌,从汉朝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清朝樊景颜著《蝶园随钞》,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这里被誉为陕西文学之乡。
高陵区地处陕西省中部西安市东北,别名关中白菜心,分别与三原县、泾阳县、咸阳市渭城区、以及西安市未央区、灞桥区、临潼区为邻,区名由来由多种说法,其一源自地貌,以有奉*原,高四五丈;《尔雅》曰:大阜曰陵,故名;另一说据《高陵县志》载:奉正原在县南10里,绵亘数百里,高者四五丈;盛气所钟,崩坍自少;自周朝至汉唐以来,王侯将相多葬于此,故名高陵;因此而得名。
下辖7个街道:鹿苑街道、泾渭街道、崇皇街道、姬家街道、通远街道、耿镇街道、张卜街道,境内有药惠管委会;面总积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7万,区人民*府驻鹿苑街道县门街;境内有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区境西周时为高陵邑。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置高陵县(治今址西南大古城)。西汉属左冯翊,左辅都尉驻此。西汉元始四年(4)改名千春县,另一说新莽天凤二年(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23)复名高陵。东汉左冯翊由长安移治高陵县。三国魏*初元年()阳陵县辖地部分划入;并更名高陆县;左冯翊更名冯翊郡并移治临晋县(今大荔县)。北魏高移治今址。北周明帝二年()万年县部分并入高陵县。
隋大业二年()复名高陵县,三年改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西南境析置鹿苑县(今马家湾赧王寨),贞观元年()并入高陵县。唐武宗会昌元年(),析本县清平乡划归庄陵县。元属奉元路,至元二年()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划出。明清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年直属陕西省。
年5月属三原分区。年5月属咸阳专区。年1月属渭南专区;同年高陵县惠家场村划入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高陵县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年10月由陕西省直辖,同年5月高陵县邸家、学杨、刘家庄等4村及王化孙部分划入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等7村。年12月,耿镇地区(今耿镇)划入西安市。年改属咸阳专区。年10月划入西安市至今。
年12月,药惠乡并入鹿苑镇;马家湾乡、姬家乡合并为泾渭镇。年榆楚乡、湾子乡、张卜乡撤乡设镇。年,鹿苑镇、泾渭镇、崇皇乡分别设立相应的街道。年12月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年8月,高陵区正式挂牌,结束年的县制历史;同年湾子镇并入通远镇;榆楚镇分别并入耿镇、鹿苑街道。年,通远镇、耿镇、张卜镇设立相应的街道。
高陵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大面积为泾渭河冲积平塬区,小面积为*土残塬及河道与河漫滩,最高点为泾渭街道的梁村塬。泾河与渭河在泾渭街道泾渭堡汇流,泾惠渠、渭惠渠灌溉全境。她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节长,春秋季节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2℃,年降水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3小时。
这里是陕西省养鸡基地县和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县之一。境内有车前子、茵陈、益母草、铁苋菜等众多野生植物;有马燕、猫头鹰、斑鸠、关睢等动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有有甜瓜、大豆、高陵土豆片馍、耿镇胡萝卜、高陵石子馍、高陵仿兵马俑、高陵仿唐三彩等特产,其中耿镇西瓜、夹滩牛萝卜、豁口桃有三甜之誉。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流阳陵县城遗址、千春县城遗址、东汉左冯翊城遗址、魏晋高陆县城遗址、灰堆坡仰韶文化遗址、米家崖龙山文化遗址、唐龙跃宫遗址、东渭桥遗址等古迹;有崇皇寺、昭慧寺塔、泾渭分明自然景观、昭慧广场景区等景点,其中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入选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位于城区南5公里泾渭与河汇流之处。二水自此而遇,清浊而并流,界线分明,成为千古奇观。骚客文人常以此悟出了许多人生哲学。唐代吕牧《泾渭扬清浊》诗云: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流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钩,渔歌如濯缨。合流合禹力,同共到沧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