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Summer
立夏
Begins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七,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公历5月5日至5月7日交节。俗谚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开始;“夏,假也”,“假”是“大”的意思。《礼记月令》记载立夏时“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此时,蝼蝈开始聒噪,蚯蚓滑腻的身体在土壤中钻进钻出,乡间的田埂上瓜菜方舒,万物已褪去了春日的青嫩之色。江南早稻种植区已开始插秧,蚕宝宝也相继进入了三眠、大眠,丰收即在眼前。
“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尽管距离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还有一段时日,但人们习惯上将立夏作为“夏之首”。此后,江南各地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闷热潮湿的雨季渐渐拉开了帷幕。古时,这一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皇城南郊迎夏,礼服、配饰、马匹、车旗皆为朱红色,以表达对丰收、安康的希望。春光将逝,人们未免有惜春的伤感,于是摆酒饮宴送春归去,称为“饯春”。故有诗云:“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吴藕汀《立夏》)
春夏轮替,日渐炎热,自然之序;农事纷繁,蚕事大忙,农事之时。品种多样的饮食、丰富有趣的娱乐等立夏习俗活动,便是人们尊重自然时序,将自身融入其中的有益尝试。
称人胸挂蛋,孩儿“滚”个夏
立夏日时有一项十分有趣的习俗——称人。称人,必得以传统杆秤称,一般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一把椅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一称体重。有的则悬大秤于院中大树树杈上,男女皆称,其中以称老人和孩子为主。还有的挂在屋内的房梁上,妇女之间互相称量,所谓“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立夏》)。
待来人坐上秤,司秤人一边调节秤砣在杆秤花星上的位置而使杆秤平衡,即俗称的“打秤花”,一边说吉祥之语。称老人时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要讲“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若上秤的是个小孩子,要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亦有讲究,只能“里打外”,不能“外打里”,即秤砣只能往外移,不能往里移,意为只能加重,不能减轻,不然则视为不吉利。如果称出来的斤两尾数恰好逢九,则必须多报一斤,俗信以为九代表尽头,不吉利。有的地方给小孩子称重时,还会在小孩子口袋里放两块石头,不光为增加体重讨个吉祥之意,还有长寿之意。不过时至今日,世人多以瘦为美,称人报数着实考验司秤人的机敏。
关于此俗的来历,民间传说与三国时刘备之子刘禅——“扶不起的阿斗”有关。相传三国时,刘备因为常年征战,便命武将赵云护送自己唯一的儿子刘禅去东吴,交与孙夫人抚养。刘禅到达吴国时正好是立夏日,孙夫人一见刘禅便十分欢喜,可又忧心照顾不周,落下后娘不尽心的话柄。于是,孙夫人当着赵云的面,用秤把刘禅称了称,到了第二年立夏日,又给刘禅称体重,然后告知刘备,以示自己精心照料之意。
流传在杭州一带的“称阿斗”传说,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内容为三国时魏国司马昭发兵灭了蜀汉后,刘禅被俘。司马昭为了安抚蜀地人心,承诺会善待刘禅,不让他变得消瘦,并于立夏日当着一众蜀汉降臣的面命人给刘禅称体重。此后,司马昭每年立夏都要给刘禅称体重,并将其体重数值公之于世,以供天下人监督。
称人的习俗起于何时、何地,已难以追溯,且江南各地对立夏称人的寓意说法不一。苏州一带,人们认为此举可以观察夏季身体的变化,保持健康。清人顾禄《清嘉录》“秤人”条记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杭州一带,人们认为立夏称人是为了了解过去一年的身体情况。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词》的小序中云:“杭俗,立夏日,悬大秤,男妇皆称之,以试一年肥瘠。”上海一带,人们则以为此举可以防止疰夏,保持身体健康。
立夏日有吃蛋的习俗,俗话说“立夏吃蛋,石头踩烂”,意思是说立夏时吃蛋可以强身健体,预防夏日酷暑常见的食欲不振、消瘦倦怠等苦夏症状。立夏时所吃的蛋,种类不少,常见的有鸡蛋、鸭蛋和鹅蛋。立夏前一天,人们便会开始煮蛋。煮蛋时,水中要加上茶叶末或者胡桃壳,再放入料酒、盐、酱油、桂皮等,蛋壳在沸腾的汤汁中渐渐变红,满屋充溢着香气。
立夏之日,家中长辈将煮好的蛋装入五彩丝线编成的蛋套中,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垂在胸前。俗信以为“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且五彩线也有消灾祈福、消暑祛病的寓意。人们认为如此便可以无病无灾地“滚”(意即“混”)一个夏天了。在江南一些地方的方言中,“滚”与“混”发音十分相似,此俗也被笑称为“滚夏”。不过,孩子们得到这颗蛋后,并不急着吃,而是常常聚拢起来,拿各自的蛋,开始进行“斗蛋”游戏。
斗蛋游戏的规则很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两两相拼,头头相撞、尾尾相击,一直撞到其中一方蛋壳破裂为止。如此这般,一个一个依次斗过去,蛋头胜者为第一,称为“蛋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称为“蛋小王”。斗蛋时,孩子们还会把自己的蛋装扮一番。其中,女孩常常在蛋壳上画小鸡、小鸭、小猫等图案,显得活泼可爱;男孩画的却是老虎、狮子、犀牛等力大无穷的猛兽,表达必胜的决心。不过,若是斗蛋输了,谁也不会垂头丧气,因为斗破的蛋总是在一片欢闹中被“堂而皇之”地吃了。正所谓“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小小的游戏满是吉祥的寓意。
乌饭防乌蚊,乞米烧夏饭
“田里囡,雪式白,到义乌李宅,宿一夜,七日八日洗勿白。”这是金华民俗学家曹松叶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谜语的修辞》一文中所记录的一则谜语。谜底便是江南一带立夏必吃的乌米饭。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让饿*缠身的母亲吃到食物,便用一种名为南烛的树叶捣碎出汁以染米,做成乌米饭送去,饿*见此米饭色黑而不敢吃,他的母亲才得以果腹。由此,民间就开始流传起立夏前后吃乌米饭的习俗。
其实,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南烛(又称乌树)叶搓碎后的汁水浸染糯米而成。南烛叶并非金贵之物,乡野间便可采摘,立夏前几日,城镇中也有商贩兜售,采买起来也十分方便。
立夏吃乌米饭不讲究仪式,亦不供佛祭祖,连下饭菜肴也不需准备,只在黑紫色的糯米上撒些绵软的白糖或是桂花糖即可,入口甘甜,孩子们尤爱这软糯清香的口味。俗话说“吃了乌米饭,乌蚊子不来咬”。乌蚊子是夏季常见的蚊子,正式名称为乌头按蚊,体形如米粒般大小,被叮咬后,令人奇痒无比。这个防乌蚊子的方法在民间便这样流传了下来,至今仍常被老人们提起。
乌米饭在唐代即有。当时被称作“青精饭”或“乌饭”,为道家斋日的饵食,有延年益颜的功效。唐代诗人杜甫《赠李白》诗中写道:“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一诗中也说:“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宋代以后,佛教寺庙也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尤其是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信众们多以此饭供奉佛祖。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谷之四”中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乌米饭的制法古今不一。宋时将浸好染色的米蒸熟成饭,晒干。制成后,米粒坚硬,贮存、远携都十分方便。南宋诗人、书画家林洪在其《山家清供》卷上记载了青精饭的食用方法,说是想吃时,便取一些滚烫的热水,“煮一滚,即成饭矣”,十分适合做僧侣远行的干粮。到了明代,又有“九蒸九曝”的讲究做法,先将米蒸熟,晒干,再浸入南烛叶汁水,蒸熟晒干,如此总共九次才成。当代生活中,乌米饭讲究当天做当天吃,将南烛叶洗净,舂烂加水浸泡,取其乌青汁,往其中投入糯米,待米呈墨绿色后捞出略晾,再将乌青汁入锅与米同煮,煮熟后饭色青紫,清香扑鼻。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乌米饭对身体是大有益处的。南烛叶性平、味酸,糯米味甘性温,两者结合具有明目乌发、补气益肾、安神止咳等诸多作用,而且乌米饭口感清甜,颇合人们在夏日时的脾胃。
说到煮饭,立夏日,孩子们常常成群结队、欢天喜地地到郊外露天煮饭,称为“烧夏饭”。烧夏饭,也叫“抖夏夏米”,是流行于孩童间的立夏野炊活动。据民国洪如嵩增补的《杭俗遗风》记载,立夏前一日,各家孩子要向邻家乞讨一钟或一碗米,“谓之抖夏夏米”。立夏日,孩子们在露天煮饭,饭煮好后,“分送前日之化米家,每家一小碗,饭上或置青梅、樱桃、白荠不等,谓儿童食之,可免疰夏云。时人名之曰‘烧夏夏饭’”。此俗在湖州则被称为烧“野火饭”。野外烧饭十分简单,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再用几块石头、砖头搭好灶,随后架起锅,将米、豆、笋、肉等一起倒入其中,倒入菜油,加水闷烧。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烧夏饭时起火并不容易,常常点了就熄灭,此时田间或者小路上常会遗留有农人剪下的桑条,将此捡来,再加上枯竹叶,点燃后火势很猛,颇为好用。
按惯例,做立夏饭所用的米、豆、笋等都须向邻居乞讨而得。孩子们可以随意到别家竹园里挖笋,田地里采豆子,主人家看到了,非但不会责骂,反而会高兴地应允。讨米、野外生火,孩子们自比乞丐,如吃百家饭,看似游戏,实则寄托了父母希望他们身体强健的心愿。
立夏尝三新,坐吃“七家茶”
至立夏,茶叶采摘基本完毕,市面上瓜果菜蔬品种丰富,人们便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各种尝新活动。“尝新”,即“尝鲜”,就是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食物。《清嘉录》云:“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
民间有俗语“立夏尝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至于“三鲜”的具体内容,江南各地并不一致,然大同而小异。南京一带以螺蛳、河虾、鲥鱼为水三鲜,苋菜、蚕豆、豌豆糕为地三鲜,樱桃、青梅、香椿芽为树三鲜。苏州一带地三鲜和水三鲜与南京一带所指则略有不同,地三鲜为蚕豆、蒜苗、苋菜,水三鲜为鲥鱼、刀鱼和河豚。无锡一带的人认为地三鲜为蚕豆、苋菜和*瓜,树三鲜为樱桃、枇杷和杏子,而水三鲜为海蛳、河豚和鲥鱼。
上海人讲“立夏尝三鲜”,一说是尝“樱桃、蚕豆和竹笋”,另一说是尝“梅子、酒酿和咸蛋”。旧时,上海还有一种称为“麦蚕”的时令食品。清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立夏》条目中写道:“麦蚕吃罢吃摊粞,一味金花菜割畦。”“麦蚕”,为一种节令食物,做法为取麦粉、糖,和成一寸左右长的条状,使其形如蚕宝宝,蒸熟后食用。俗信以为食麦蚕后可免疰夏。诗中提及的“金花菜”即苜蓿菜,平常所说的“草头”就是它的嫩芽。“摊粞”是将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中,油煎而成的食物。
立夏时吃笋则有可健脚之说。宁波人称为吃“脚骨笋”,当地俗语说“立夏吃脚骨笋,一年脚骨健健过”。吃“脚骨笋”重在形似,选野山笋或者乌笋最好,细细长长一株,形如脚骨。绍兴人则称为吃“健脚笋”,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立夏》云:“新装杠秤好称人,却喜今年重几斤。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制作健脚笋时讲究不用刀切,使整根笋连带笋壳在柴火中煨熟,再剥壳而食。而在义乌一带,吃法又有所不同,笋须得剥壳后再下锅煮熟后食用。俗信食用时必须得一口气吃完一株笋,才能有健脚功效,爬山挑担就不会吃力了。
立夏时,豌豆上市。因豌豆形如双目,俗信立夏时食之可消除眼疾,使双目清澈明亮。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豌豆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叶*素,确实能够保护、增进视力,对双目大有裨益。豌豆的吃法很多,此时不少人家都会做豌豆糕。制作方法为,将豌豆煮熟、捣烂成泥,凝结成块后,切成寸方即可。豌豆糕质地虽不如绿豆糕细腻,但食用时自有一股淡淡的香甜留于齿颊。至于如何吃这豌豆糕,也有一番讲究。近人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载:“立夏,使小孩骑坐门槛,啖豌豆糕,谓之不疰夏。”与其他地方立夏忌讳踩门槛的习俗不同,在南京一带,小孩子吃豌豆糕时要骑坐在门槛上,如此才能保证不得疰夏之症。
杭州人立夏会烹茶馈赠邻居,称为“七家茶”。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记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彼时,富豪人家以此为机,攀富竞奢,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果物精美,茶汤名贵,茶具奢华,仅仅为了让对方喝上一口茶,可见富贵人家炫富之态。亲朋好友在立夏时坐饮七家茶则更有睦邻、消夏之意。苏州一带,每逢此日,邻里之间都会拿出蜜饯,一般多为青梅、金橘、蚕豆、桃片、玫瑰花、红枣,再配上大麦茶,一起烹煮后共同分享。当地俗信以为喝了七家茶,夏天便不容易长痱子。旧时浙江乡村,农家左邻右舍之间会互相赠送豆、米,并煮粥,叫作“七家粥”,大家共同食用七家粥,可使邻里同心,共同开始夏耕夏种。
文字/《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图片/网络
意苏州
苏州艺文类自媒体
—FIN—
原标题:《明日立夏:熏风带下,万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