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安娜贝苏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当棕香味再次传来,我们又已经置身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的由来,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说是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人。据《吕氏春秋·仲夏纪五》记载,五月五日,人们沐浴、采集菖蒲艾草,用以驱邪避瘴。千年流传的文化内涵和仪式不断变更,便有了如今端午的模样。
吃粽子、挂艾叶、看龙舟、饮雄*酒,端午佳节,也成了祈福和团圆的日子。岁月长河中,每一年的端午,也是我们的一小段人生。
年少时钟意端午的热闹,离家后怀念家乡的味道,直至中年,才真正读懂了端午的意义。
少时的端午,藏着童年的乐趣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每到五月,粽叶飘香,家家户户泡上粽叶和糯米。家中的老人,手脚麻利地包出一串串饱满的绿色小粽,上锅、大火煮开。一阵雾气氤氲过后,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小孩子馋得伸手去抓。
童年的端午,是享受美食的日子。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谈的就是端午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汪曾祺笔下的端午,吃食则是“十二红”,意即十二道红颜色的菜: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童年的端午,是热闹的日子。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激烈地角逐。姑娘们着艳装如同参加盛会,老人们搬出靠椅,端坐着静静等待,不知疲倦的孩子来回穿梭,上蹿下跳。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过端午,或许是怀念当初那个纯粹快乐的自己。那些单纯和美好,留存在童年初夏的阳光里,每当回想起来,依旧鲜活。
青年的端午,牵着游子的离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食有关,比如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
西晋文士周处曾在《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自那以后,端午就与粽子有了深深的羁绊,一直到发展成为端午节必备的仪式。
随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过去,我们也长大、离家、读书、工作。这些年,我们吃过很多口味的粽子,却唯独怀念家乡的那一口味道。历经了独自生活后才逐渐懂得,我们怀念的记忆里的滋味,原来是挥之不去的思乡情。
食物,其实是一种寄托和慰藉。年少时不明白为什么人要背着井离开家乡,长大后才知道,这个背,不是背负,而是背对。我们在故乡出生、长大,却又在异乡漂泊、扎根。故乡,就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青年的我们,努力着,也彷徨着,思念着,也奋斗着。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故乡”,原来这句话,早已写尽了我们的挣扎和离愁。
中年的端午,读懂了父母
古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晋代《风士志》中记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
五月初五,家家都需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以驱邪避害。除却插艾,还要系百索子,用五色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要做香角子,挂在蚊帐钩上;红纸剪成五*,贴在门槛上。
年少时,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嗤之以鼻,对父辈对仪式的虔诚也不以为然。可转头也来到了为人父母的人生节点,才明白那些不厌其烦的繁琐操作中,藏着对家人的祝福和深情。
人到中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