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端午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诗词
TUhjnbcbe - 2023/9/7 21:31:00

随着夏至的靠近,天气也越来越热。在一周繁忙的工作后,我们也终于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假期——端午。

据说,“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因与夏至时间相邻,也被称为“夏节”。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不仅没有湮灭,反而将多种民俗糅杂为一体,构筑了深邃而丰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辟邪、沐兰汤、饮雄*酒......各个地域端午风俗节气、起源虽各异,然而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却是四海皆一。

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

我们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千年延续下来的习俗,我们勤勤恳恳地践行着古代先民们虔诚的仪式,这一切,只因为我们,在很认真地体味着生活,在很庄严地体悟着生命。

龙舟竞渡,感怀屈子

相传,端午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春秋命历序》有言:“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中国古人们为了探索宇宙天地的奥秘,遂演绎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星象文化。

在日复一日的观测中,他们发现,有七颗星可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便起名为“苍龙七宿”。而每到仲夏端午之时,苍龙七宿恰巧飞升于正南中天,此时七宿中的龙星处在“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

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人崇拜的对象,渐渐地,人们开始在每年端午举行盛大的图腾祭,以酬谢龙祖的恩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而其中一项活动便是十分热闹的赛龙舟。在作家沈从文描写湘西风俗的《边城》中,关于端午赛龙舟的场景,作家描写得生动详尽且深情。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锣鼓喧天中,一架架被雕刻*形的窄窄的独木舟被拖下水去。上方坐着十二到十八个年轻力壮的桨手,除带头的、鼓手和锣手外,每人皆持着一只短桨,随着鼓声缓促为节拍,将船尽力向前划去。

两船竞赛到剧烈的时候,鼓声如雷鸣,两岸人群呐喊助威的声音也便更大了。

那是沈从文记忆里的端午,以鼎沸喧嚣的人群的歌呼为背景,衬着那悠悠流淌的沅河流水,甜蜜中是淡淡的惆怅。

那时端午的滋味,想来是如清茶,甘甜之中不乏苦涩,苦涩之后仍有悠长的清香,怅惘也便淡了些许。

而在流传后世的过程中,关于端午的起源也有了新的诠释。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历史人物纪念”的观点了。

在各地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的说法中,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观点,最为人们所赞同。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一心辅导君王,渴望实现自己的“美*”理想,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居。

然而楚王却听信馋臣奸佞的排挤诽谤,不仅对屈原加以冷落,更先后将其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一生抱负无处施展,常披发行吟于江畔,感慨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公元前年,秦*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见国破家亡、心如刀绞,遂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诗《怀沙》后,自沉汨罗江。

为了寄托对屈原的敬重和哀思,当地百姓每到这一天就会荡舟江河之上,追寻屈子遗迹。为了怕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归家拿来米团投入河中,后来便发展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诗人以一死践明志向,那拳拳爱国赤诚借着文字流传千载,却仍旧动魄惊心。

端午(节选)(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这样写道:荣华富贵只不过像风吹过罢了,唯有烈士的英灵,永不会随着江水的流逝而消失。年年今日,人们都会在江上祭奠屈原。他们不爱慕生者的荣华,只记得死者屈原的尊贵。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每一年端午,当我们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龙舟赛时,都会记得,千年前,有那样一位诗人,他虽死,而犹生。

那时端午的滋味,想来是如饮一杯醇酒了的,酒色虽清,然而饮入口中,却自有一种浓烈,于薄薄醉意里,感到一种悲凉与慷慨。

粽香深深,如人生百味丝丝缕缕

除了赛龙舟,端午必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吃粽子了。甚至于今时今日,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称,也要人叫端午节为粽子节。

历史上最早同粽子有关的文字记载,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到了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土记》里,已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角”取自粽子的三角形状,“黍”则描述的是粽子的馅料,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米。而粽子也正式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

从唐代开始,粽子的味道和品种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不仅糯米替代黍米成为了粽子的主料,“甜*”与“咸*”的千年之争也由此拉开序幕。

此后,豆沙粽、枣泥粽、蛋*粽、猪肉粽、棱角粽、栗粽等新口味也层出不穷,粽子们一路开疆辟土,领域不断扩大。

到如今,市面上可见的粽子已是琳琅满目,不仅式样别出心裁、形状各异,滋味更是清香有之、甘甜有之、酸辣有之、苦涩有之,像极了人生百味。

东北作家迟子建在《故乡的吃食》里说道:

“端午节来了。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吃粽子跟吃点心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拿着它们到门外去吃。门楣上插着拴着红葫芦的柳枝和艾蒿,一红一绿的,看上去分外明丽,站在那儿吃粽子真的是无限风光。”

作家回忆自己儿时过端午节时吃粽子的情景,可谓十分生动细腻了。迟子建一生扎根东北黑土地上,用自己手中一支笔,将爱、宽容与悲悯诉诸作品中,给人心以抚慰。

那时端午的滋味,想来是如喝了一杯甜甜的米酒了,初入口有微微的酸涩,之后却是长久的绵软醇郁的甘甜。因为虽已长大,然而故乡就在身边,端午的节令也便在家人的陪伴中,更觉温暖。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别的节令食物。比如,在我国江汉平原一带,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鳝。

端午时节的*鳝,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也因此,民间有“端午*鳝赛人参”之说。

至于一提到咸鸭蛋,许多人定会条件反射般地念出一个名字:汪曾祺。

在我们的初中课本上,正有一篇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作者写及自己的家乡高邮,每到端午,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必定都是有的,而其中作者记得最牢的便是咸鸭蛋了。他深情地写道: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言语间有孩子般的骄矜与自豪。

菖蒲辟邪、雄*除*,迎祥纳福,四海皆一

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正是满树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时节,一场细雨将杨柳打湿,枝叶低低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好粽子,煮熟后盛放在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端午时节,人们纷纷沐浴兰汤,好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喝下雄*酒,以驱邪避害。窗外*鹂鸣啭声声,惊扰了纱窗中女子的美梦。

端午时节,一些地区会在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邪,这种传统其实由来已久。

南北朝梁宗懔(lin)的《荆楚岁时记》,主要编撰了岁时节令风物故事,其中写道:“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气。”

艾草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香味特殊,蚊虫等最不喜,人们便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而关于菖蒲和艾草,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唐代僖宗年间,*巢领兵造反,所过之处,血流成河,人民纷纷退避。

一年五月,*巢*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巢在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时,遇见一位妇人,她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孩子,另一手却抱着一个年纪大的孩子。

*巢很不解,就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

妇人悲痛道:“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巢听后,深受感动,就对妇人说:“大嫂,你回去后,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巢的*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半信半疑地回去了,还把消息传给了城里民众。第二天,正是五月端午,*巢*队攻进城里,却发现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菖蒲和艾草。为信守承诺,*巢只好领兵离去,全城都得以幸免。

此后,为纪念这件事,以后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遍插菖蒲、艾草,流传至今。

而喝雄*酒的习俗,在我国南方尤其江浙一带则十分流行。

雄*在中医里,其实是一味名药,主要用来做解*剂和杀虫药。古人认为雄*可以克制蛇、蝎等*虫,因此人们常会把雄*粉撒在蚊虫滋生处,以辟邪除病。

而在古代,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因此五月又被视为*月,五日是恶日,每年五月初五端午时节,五*出没,时疫频发。

因此,每到这时,古人都会将雄*制成雄*酒,希望喝了后可以杀*、辟邪。

而在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里,雄*酒却差点导致了一场爱情悲剧。

许仙听信法海,在端午节时,哄骗白娘子喝下了一杯雄*酒。白娘子喝下后,立即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

后来白娘子不惜自己性命、上天入地几番辗转,终于在昆仑山偷到起死回生的灵芝草,许仙方被救活。许仙醒后,意识到白娘子对他的深情厚谊,夫妻两人才重新和好,恩爱更甚往前。

在这里,雄*酒成了一种爱情的试炼,白娘子用无畏的勇气和至真至纯的情感,通过了试炼,但最终迎来她的却是永不见天日的黑暗,和永不能相见的爱人。

那时端午的滋味,想来应是如饮了一杯*连汁吧,万般苦涩堆积心头,却无处诉说,亦无法诉说。

端午的滋味,其实亦有如人生的百味。甘甜中常有苦涩,苦涩处亦不乏甘甜,人生的况味也便如此了吧,又甜蜜又凄凉,“叫你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又忍不住要笑啊(曹禺语)”。

两千多年的时光里,岁月轮转、人事变迁,然而,总有一些东西会亘古留存着,随着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丰盈下去!

那或许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不那样平常的日子,好好地过,精心地过,虔诚地过。

它告知我们时节的更替、岁月的轮转,教我们学着体味大自然;

它见证着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辛劳,且辛劳得到回报;

它指引着我们如何在平淡生活里找到那些小确幸,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仍能葆有一颗热爱的心。

节日是一种仪式,敬奉着的是生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