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怕端午日怕中,我比别人多一怕尽色
TUhjnbcbe - 2023/7/18 21:22:00

把根留住,风华永续

文图原创/尽色

在江苏镇江,我们小时候过端午节,是叫成“五月节”的,老镇江还把中秋节称为“八月节”,再加上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隆重对待的了,并称为“三大节”。

镇江曾被称为“金码头”,码头文化非常发达,我以前不知道这里面水深。

直到看到一本书——《一岁货声》才发现,老北京也是这样称呼“三大节”的,眼前蓦然浮现镇江当年九州通衢、南来北往的盛况,文化的杂糅在其间默然进行……

民间节俗有云:“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吃货界有言,粽子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食物之一,全球每一个有华人的角落,一到端午节都是齐刷刷地咬粽子。

纵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这样的优美句子,粽子却被冠以南北两派,和豆花一样有咸甜纷争不断。在古代,南北两派粽迷对粽子的称谓也不同。在北方唤作角黍,在南方称为筒粽。

鲁迅对“角黍”也有记述:年端午的前一日,“晚朱舜臣来,持赠卷烟两匣,烧鸡两只,角黍一包。以角黍之半转馈裘子元,半之又半与仆人”。人不分左右,分享是快乐的主题。

说到咸甜之争,作为镇江人,这时候就笑了:我们无问南北,咸甜兼具,毫无违和感!

这也许也得益于码头文化的南北交融吧。据《南齐书》载:粽子在南北朝时,曾一度被奉为外交礼品,那个时候的古人,就开始搞美食外交了。嘿嘿,在咱们镇江,民间早就完成了兼容并蓄的定型。

粽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据说在殷朝时,人们就每年都用角黍来祭神、祭祖了,和后来的纪念屈原没有一毛钱关系,那是后人的美好寄托而已。

与此相比,更让人认同运气说。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时,全国各地的考生在赴考场前,都要吃粽子,“粽”通“中”,有高中的寓意,更有甚者,民间有把粽子做成毛笔形状的,叫做“笔粽”,谐音“必中”!

据考证,唐明皇是把粽子和端午节联系到一起的第一人。他吃了九子粽后赞不绝口,赋诗称赞:“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形状为三角形的小粽子串在一起而成的,小巧而寓意多子多福。宋代出现了“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还有了以枣、栗、柿子、银杏、赤豆为馅的粽子,可见北方人到了南方,也是脑洞大开,青睐起甜粽了。到了清朝清乾年间,出现了至今当红不衰的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家族可谓“人才辈出”: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湖州诸老大粽子、苏州蜜饯粽子、西湖的辣粽、山东*米粽、贵州的酸菜粽、北京粽子、西安蜂蜜凉粽、台湾粽子、日本人的“茅卷”等,都有让人艳羡的粉丝群。

在镇江,除了“五月节”这样的称谓,除了“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这样的旧习,还有一句谚语叫“年怕端午日怕中”,意思是说端午节是一年中的正中间,就像每天的日头到了头顶,就过了一半了,劝勉人们要珍惜时光和努力。

我实在比常人“年怕端午日怕中”,还要多一怕。

按照我哥的说法,我的一位至亲是在端午节这天染上的病,并于几年后殁于端午节当天。我哥说,他那天目击了“*上身”的过程,他在背后看到,那位至亲揭开了煮着粽子和鸡鸭蛋的大锅,蓦然就打了一个很大的激灵。

我哥的叙述有着余华小说的风格,除了没有博尔赫斯那样的西式豪华句子,在接地气和夸张表述上,显得毫无二致。

纵然端午节从各个方面看,都重要无比,但是很多年以来,我都从内心一直拒绝提及和端午节相关的话题。我强制让自己记忆的,只有端午节当天怒放的绣球花,以及一锅喷香的粽子。

我们家那盆绣球花彼时风华正盛,那是有着40年左右树龄的超大盆栽,开枝散叶无数,众多亲朋掐枝而去,在每一个角落扦插成功,开出妖娆的花盘。

而我们家的最绚烂。它在端午节那天开放的姿态,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它从白转蓝,又从蓝转粉……就像余华的语言一样肆意奔放,就像粽子一样走遍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

吃货二毛曾经说:“广西有一种用30斤糯米和一整只鸡为馅料包成的粽子,据说此巨粽要在锅里煮两天两夜才能吃。”

在我记忆里,我们家那锅粽子散发出的香气,比30斤糯米加一整只鸡的粽子,还要浓烈,足以透过时光和雨幕,刻刻向我奔袭而来。

在古人典籍里,对“三大节”的记述非常之多,尤以端午节为甚。我以为,最好的捷径便是谈谈美食,有披荆斩棘、提纲挈领的妙处。

每年端午时节,正是采摘梅子的时节,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前奏。

梅子味道酸涩,古人常常要煮梅。煮梅的方法又有很多种,有的用糖煮,有的用盐煮,比较考究的还要在煮梅的时候加入紫苏。更好、更有耐心的方法是泡青梅酒,古人用这个方法凝练出青梅的香气。

更受大家欢迎的美食是酸梅汤,取乌梅若干,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桂花等同煮。我曾向“鹅掌门”请教制作酸梅汤的方法,他说了一句比博尔赫斯更玄妙的话。

曾有人问博尔赫斯,怎么样用一句话形容神秘?他回答道:“就像水消失在水里。”而我的朋友“鹅掌门”则说:“用糖去腌制糖。”

不要以为端午节就上述这些应季美食。在我的家乡镇江,这一天要配齐“十三红”。

杨心佛曾在一本书里说:“端午是中午的节日,一般人家的午餐肴馔,都要精心安排……所谓‘十三红’,是用一样赤红色的雄*酒配上十二样带有红色的菜肴,大致是——

“一、红苋菜;二、红*卤咸鸭蛋;三、干菜红烧肉,或蚕豆米红烧肉;四、菊花叶垫底红烧肉圆;五、红烧蹄髈;六、烧鸭;七、红烧*鱼;八、油爆虾;九、拌红萝卜丝(配海蜇皮)十、火腿片;十一、炒猪肝;十二、酱油茭瓜,肉片猪肝汆汤。但不一定都是这十二样,只要菜肴能调成红色就行。”

为了不被我的朋友们说成我“只知道吃”,我再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端午节这天的古人旧俗,以及游戏娱乐项目。

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就说:“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午月的午日午时,乃是阳气极盛之际,古人要进行铸镜、炼剑、采药等活动,是取其达到极盛的阳气。

刘若愚的《明宫史》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温淘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圣驾幸西苑,斗龙舟,划船,或幸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

我们小时候玩的是斗草。就是两人各执一根草,交叉相对,然后发力对拉草茎,比试韧性,断者为输。据说,这个游戏北京也有,北京人称为“拔根儿”,而东北人则称“勒筋儿”。

叫法不重要,用心却良苦。那是先辈劝勉我们,一年过了一半了,也要保持韧劲,时时都要保持韧劲。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再次祝福各位考生高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转发,端午吉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怕端午日怕中,我比别人多一怕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