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豆田杂草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1)大豆田杂草发生种类 大豆田杂草种类很多,经常发生的造成危害导致作物减产的有20多种,其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草、野燕麦、马唐、狗尾草、金狗尾草、野黍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鸭跖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卷茎蓼、反枝苋、藜、小藜、香薷、水棘针、狼把草、龙葵、苘麻、铁苋菜、苍耳、野西瓜苗等;多年生阔叶杂草有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菜、蒿属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芦苇等。
(2)杂草危害特点 大豆是中耕作物,行距比较宽,从苗时到封垄期,杂草不断发生,前期以一年生早春杂草占优势,六月上旬以一年生晚春杂苍耳、鸭跖草、稗草为优势种,同时大豆苗间杂草一直到封垄后发生在大豆田间造成危害,特别是稗草、鸭跖草、酸模叶蓼、卷茎蓼、反枝苋、藜、狼把草、龙葵、苘麻、铁苋菜、苍耳、刺儿菜、问荆、苣荬菜、芦苇等生长旺盛,株高超过大豆危害更严重。
(3)杂草种群变化 杂草种群以越冬型、早春型和春夏发生型混生杂草为主,杂草种群在不断演变,由于近年轮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措施和防除措施的影响,使大豆田杂草种群变化明显。大豆重迎茬种植比例加大,在迎茬和正茬的大豆田内,其杂草主要是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构成的群落,重茬大豆田内,其阔叶杂草较禾本科发生严重,并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恶性杂草鸭跖草、苣荬菜和刺儿菜等危害加重,形成以阔叶杂草占优势的杂草种群;同时大豆田杂草种群与耕作措施有关,深松耙地的深浅、整地质量的好坏,及起垄时间的早晚等也影响其种群的变化,由于连年耙茬,苣荬菜、刺儿菜地下茎长;杂草的群落与土地开垦的年限和植被有关,持续种植,其杂草群落也将发生变化。杂草发生的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人均耕地多,管理较粗放,若上一年管理不善,下一年杂草发生量则加倍;大豆播后,降雨量大,杂草萌发整齐,此时杂草对大豆危害严重。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除草剂作用单一,除草剂使用技术水平偏低,使用除草剂的时期不佳,除草剂的浓度配比不合理,及盲目加大用药量,同一地块多年使用同一种剂型的除草剂,且喷施的工具落后等原因,致使杂草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一些劣势杂草种变为优势种,导致杂草种群演变;导致鸭跖草、苣荬菜、刺儿菜等恶性杂草严重发生;整地质量较差,降低了除草剂的药效作用豆田和油菜田的硬草、早熟禾对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的敏感性也逐年降低。
2.玉米田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1)玉米田常见杂草类型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3亿亩[插图]左右。分春播、夏播,而夏播又分为与小麦套播、麦收前7~10d串种、麦后直播或灭茬后播种几种形式。东北三省、新疆主要是春玉米,淮河地区主要是夏玉米。玉米杂草种类的危害十分复杂,其中马唐、稗草、牛筋草、苣荬菜、苋等杂草危害严重。据报道全国玉米约有1/2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草害,严重草害面积约10%~20%,若田间不除草,可使玉米减产50%以上。
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主要有稗草、马唐、牛筋草、反枝苋、藜、苋、马齿苋、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苍耳等。春播发生的杂草与夏播略有不同,春播田以多年生杂草、越年生杂草和早春性杂草为主,如打碗花、田旋花、苣荬菜、芥菜、藜、蓼等;夏播田以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晚春性杂草为主,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等。玉米田其他杂草发生量相对较小的杂草有:藜、蓼、莎草、田旋花、田蓟、早熟禾、苘麻、龙葵、苣荬菜、荞麦蔓等。
(2)玉米田杂草发生特点 春玉米田发生的杂草有2个高峰期,5月份以阔叶杂草为主,6~7月份以禾本科为主,特别在玉米的苗期杂草危害严重,在中后期的杂草对玉米的生长影响比较小。玉米田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吸收肥水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能力极强,不分土质,一般杂草具有成熟早、不整齐、出苗期不统一等特点,不利于防治,并且很多杂草能死而复生,尤其是多年生杂草,如马齿苋在人工拔除后在田间暴晒3d,遇雨仍可恢复生长,香附子的根深,不将地下茎捡出田外,在田间晒30d后,遇适条件仍可发芽。此外,杂草还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杂草的结实数是作物的几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根据调查总结发现,田间杂草发生为害越来越重,某些杂草同时产生了抗性,单一除草剂已不能抑制其发生、发展。一般造成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3~5成以上。
(3)玉米田杂草的群落变化 玉米主产区的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省的玉米种植方式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而套种免耕、贴茬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使用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处理的效果不佳。使玉米田杂草群落发生了变化;土壤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土壤湿度密切相关,土壤干燥时的除草效果大大降低,而我国春玉米的主要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省(区)几乎是十年九旱,而且春玉米播种时,经常刮风,药土层极易被风刮去。土壤干旱时,土壤处理剂的除草效果很难很好发挥,导致玉米田间杂草群落变化复杂。莠去津及其混剂在玉米田的长期单一使用,诱发了多种杂草的抗性。长期使用阿特拉津的玉米田,马唐对其抗药性上升;在长期使用百草枯的地区,通泉草表现出明显抗性。
3.小麦田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1)麦田常见杂草类型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而居粮食作物第2位。小麦栽培遍布全国省(区),据年统计,全国小麦播种面积达2.39×hm2,而危害麦田杂草种类达种以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麦田草害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以上,严重危害面积约8%。因杂草危害,小麦减产约15%左右。冬小麦田间杂草有30种左右,以刺儿菜、藜、灰绿藜、灰绿碱蓬、独行菜、芥菜、泽漆、田旋花、米瓦罐、稗草等发生较重。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杂草,主要有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大刺儿菜等。危害最严重(或称为恶性杂草)的种类有野燕麦、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播娘蒿等58种;还有分布较广或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有:藜、荞麦蔓、田旋花、大巢菜、刺儿菜、苋、香薷、棒头草、苣荬菜、小旋花等。
小麦田除草我国小麦区草害基本上可以分为春小麦区、旱作冬小麦区和稻作冬小麦区三个类型。
春小麦草害区主要集中于西北、东北及华北北部地区,主要杂草有野燕麦、田旋花、卷茎蓼、藜、大刺儿菜等,重点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并兼顾阔叶杂草。旱作冬小麦草害区主要集中于*淮海地区,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田旋花、藜、芥菜、猪殃殃、刺儿菜等,重点防除播娘蒿等阔叶杂草。
稻作冬小麦草害区主要集中于南方稻麦轮作区,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大巢菜等,江苏等部分地区还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目草等发生严重。
(2)杂草的发生特点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第一次高峰是在秋季的10月上中旬,发生的杂草有麦家公、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大巢菜、泽漆、夏至草、鹅不食草,均为越年生杂草,这些杂草除少部分在冬季自然死亡之外,大多数能安全越冬,翌年4~5月开花结实。第二次高峰是在春季的3月底至5月初。除上述几种杂草能继续发生外,还有灰菜、扁蓄、马齿苋、苍耳等发生。这些杂草在麦收前开花、结实并成熟。一般年份,杂草发生以秋季为主,秋季发生的杂草约占总量的80%,具有发生密度高,与小麦共生期长,危害严重,对小麦影响大等特点。冬小麦田杂草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有一个出苗高峰期,出苗数占总数的95%~98%,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还有少量杂草出苗。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冬前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到翌年春天,耐药性相对增强,则用药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麦田化学除草,应抓住冬前杂草的敏感期施药,可取得最佳除草效果,还能减少某些田间持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春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早春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早春气温高,降雨多,化雪解冻早,杂草发生早而重,反之则晚而轻,杂草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为春小麦杂草化学防治适期。
(3)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 土壤含盐量的不同能引起麦田杂草群落发生结构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0.3%以上时,藜科杂草为优势种,当土壤含盐量为0.1%左右时,藜科杂草下降,狗尾草上升,在土壤含盐量为0.04%~0.05%时,旱稗为优势种。尤其麦田除草剂的长期单一施用,造成杂草群落演替较快,原来没有的或次要的杂草演变为主要杂草或顽固性杂草,原来容易防治的杂草演变为抗性杂草。禾本科杂草如异*突起,已成为水地部分麦田杂草优势种群,由于阔叶类除草剂在麦田的长期推广使用,一些过去几乎没有或很少见的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早熟禾、野燕麦、雀麦等,最近几年,已成为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而且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普遍性,个别严重地块其群体数量已超过了小麦植株,发生面积之大,扩展之快,损失之重是其他阔叶杂草无法比拟的。
长期使用单一种类除草剂是麦田杂草生物相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种类除草剂,如2,4-滴丁酯和苯磺隆除草剂在该市推广使用已有20余年历史。长期的使用,使一些敏感性杂草愈除愈少,种群数量一年少于一年,而使一些难于防除的杂草,种群数量一年大于一年,月积年累,就助长了这些麦田杂草的生长繁殖,抑制了其他杂草种类的生长。长期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常用除草剂非敏感杂草如播娘蒿、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和非防治杂草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的繁殖蔓延,而成为危害麦田的优势种群。
小麦田在*淮海地区随着苯磺隆大量使用,目前猪殃殃、泽漆、田旋花等发生严重。在长江流域及苏北地区,随着骠马的大量使用,麦田中的日本看麦娘、普通看麦娘等杂草已从优势种变成劣势种,而硬草、早熟禾、棒头草却成为麦田中的主要种群。
4.水稻田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1)水稻田常见杂草类型 水稻为我国种植的第一大作物,稻田常见杂草种类约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主要稻田杂草是稗草、双穗雀稗、水莎草、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姑、节节菜、牛毛毡、眼子菜、扁秆藨草等。分布较广的常见杂草为萤蔺、千金子、锂肠、水苋菜、茨藻、黑藻、佰上草等;此外,节节菜、尖瓣花等在南亚热带和热带的稻区危害比较严重,芦苇、眼子菜、荆三棱、雨久花、牛毛毡、扁秆藨草、泽泻、水绵等主要在北方的温带稻区形成危害,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晚稻田次之,早稻田最轻;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以稗草占绝对优势,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重于常规移栽田,早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杂草发生减轻,而多年生杂草危害上升,但稗草仍为主要恶性杂草。
(2)水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d(插秧一般5~7d)左右出现第一杂草高峰,杂草主要以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和莎草科的异型莎草等一年生为主,发生数量大、危害重。20d左右出现第二杂草高峰,杂草主要是莎草科的杂草和阔叶类杂草。
(3)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 近年水稻种植方式多种多样,水稻田杂草优势种发生了明显变化,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禾本科杂草由稗草占绝对优势种群,变为稗草、千金子并重;阔叶杂草佰上草、鸭舌草、水莎草、醴肠、鸭跖草(竹叶草)明显上升;水稻中后期杂草发生及危害加重。以莎草科、禾本科、雨久花科、眼子菜科杂草为多,主要杂草有稻稗、鸭舌草、野慈姑、萤蔺、眼子菜、雨久花。杂草群落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稻稗+鸭舌草+眼子菜+雨久花;二是稻稗+鸭舌草+野慈姑+眼子菜+雨久花;三是稻稗+牛毛毡+萤蔺+野慈姑。
在水稻田长期应用单一的除草剂稗草、异型莎草等多种一年生杂草有比较好的防除效果,但对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差,为此水稻田的多年生杂草如矮慈姑、野荸荠、水莎草、荆三棱、双穗雀稗等明显增加,同时部分稻区杂草对草达灭、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和杀草丹的耐药性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