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红苋菜
文/丁会仁
红苋菜是我喜欢的蔬菜之一,苋菜有红的、青的,我喜欢红苋菜。小时候,母亲总是用有机菜油炒红红的苋菜吃,放些大蒜,红红的汤,口味香醇,常常使我食欲大增,我非常喜欢。我至今仍然记得我上初三的时候,去瓷塘下奶奶家拿的红苋菜。
红苋菜在民间素有“长寿菜”美称,营养丰富,钙含量高,是蔬菜中的补钙冠*。苋菜别名青香苋,为一年生草本。民间有“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的说法,可见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富含铁钙矿成分,同时较多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常吃苋菜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生长,特别适合于小孩吃。民间视苋菜为补血佳蔬,常常有“补血菜”的美誉。
那一年,我在大沙一中读初三,初中的生活甚是艰苦。我是每周末从家里带米带菜去上学,大沙一中在大沙桥往下的小巷中,靠近一大片田地。奶奶家在瓷塘下,大概离大沙一中大概走路五里路左右。那时奶奶身体硬朗,自己种了许多菜。那一个周末,母亲出远门,没法在家做菜,就叫我去奶奶家做个菜去学校。我周六中午一下课就去了瓷塘下,奶奶非常高兴,赶紧去菜园去弄了苋菜,奶奶种的苋菜长势喜人,层层叠叠的椭圆的叶子,中间紫红紫红,边缘是青色的浅浅的裙边。
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奶奶是在爷爷去了鄱阳后,也离家出嫁了,父亲在很小的时候跟着他的奶奶长大,父亲对他母亲很是怨恨,奶奶也是满满的歉意。我想在那个年代,也应该是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的,父亲至今都是提到奶奶是满满的怨。我也非常理解父亲,我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或许换个角度想想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想,我去奶奶家拿上一大碗菜,特别是香饽饽的红苋菜,这让我天天吃干盐菜的日子有了些许开味。也许是奶奶做的菜真的好吃,也许是我一周来天天吃的干菜,初中的岁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我天天没日没夜的学习,营养不良,身体瘦瘦的,可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上了一段苦日子。我至今都记得那碗香香的红苋菜,或许是我记忆深处的红苋菜。
我在大沙一中成绩很好,我在想,如果没有大沙一中,我可能在某个城市的角落里继续干着苦力活。红苋菜多像我的初中生活,有营养而富有味道。红红的苋菜叶犹如一枚枚红色的岁月珠子,串起了我的求学岁月。我想奶奶的红苋菜包含了奶奶对父亲的歉意,也富含对长孙我的维生素,这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流露。
我在想,红苋菜,出身贫苦,生命力旺盛,可以掐头,枝叶会继续生长,而且越长越旺。母亲常常告诉我,奶奶很喜欢我这个大孙子。我记得在我在考上大学时,奶奶特地从大沙镇瓷塘下拿了一个公鸡来丁家给我补充营养。我想奶奶大概率不会记得那碗红苋菜,而我是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的美味。那口感鲜美嫩滑,那菜汤浓香味美,那红色如胭脂般。我想我那时候肯定贫血,我常常头晕,这也是对红苋菜情有独钟的原因。
红苋菜,是我心中一道绚丽多姿的彩虹。奶奶的红苋菜,是我生命中一缕温情。
作者简介:丁会仁,江西都昌人,博士,独立作家,学者,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著有十几本专著,发表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作家网》、《作家》等主流媒体上。
-END-
1.关于平台
理念:以春蚕吐丝般的语言,书写有灵*的文章!
目标:汇天下文友,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学交流平台!
宗旨:让初学者进步成长,让爱好者走向成功!
2.关于总编
网名我本宁静,年逾不惑,江西上饶人。江西省景德镇市作家协会会员、珠山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编辑工作数年,现为大学教师,已发表通讯、小说、评论、散文、诗歌等逾百篇。一个忧郁内敛、真诚感性的男人,业余涂鸦文字,记录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
3.关于投稿
稿件内容健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题材、体裁不限:散文、小说、评论、诗词、剧本等。来稿请附个人照一张、作者简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稿件如一周内未见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平台不保存文稿。平台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投稿即视为接受平台规则,如有疑义请慎投。,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