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1时31分,迎“秋分”节气。
秋分:平分秋色
作者丨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秋分时节,天气给人的感觉,两个字:爽、朗。
爽、朗,一个是爽,天气感觉清爽了;一个是朗,天空感觉明朗了。
于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但各地的温凉更迭大不相同。
秋分时节,北方已不是新凉,而是轻寒。而塞北秋分时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对于江南而言,通常是“冷至春分,热至秋分”。南方往往依然暑热未消,还难以把每只秋老虎都关进笼子里。人们把这时的闷热天气,称为“木犀蒸”。闷热,都被说得如此文雅。为什么叫做“木犀蒸”呢?
木犀,曾是桂树的俗称。农历八月,雅称桂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清代《清嘉录》:“俗称岩桂为木犀,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在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热。言蒸郁而始花也。”
在桂树即将开花的时候,常有一段时间像在锅里蒸的闷热天气,仿佛桂花是因闷热而开花。所以这样的天气便被称为“木犀蒸”。
古人认为,秋分是一个分界。
秋分之前暑有余热,所以秋燥还是温燥;秋分之后寒意渐浓,所以秋燥已是凉燥。因此过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温润之物。
《管子》: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
也就是说,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都有了定论。
吃下“定心丸”,人们便忙着收,忙着晒。“三春没有一秋忙,收到仓里才算粮”。然后趁着秋高气爽,晒粮食、晒干菜,晒盐、晒鱼干儿等等。
从前,收割、晾晒、归仓之后,还有一个民间习俗,“送秋牛”。
立春的时候是鞭春牛,劝耕。秋分的时候,是*纸或红纸上印着节气农事以及农夫耕田的图样,制成“秋牛图”。送图的人,往往是民间最能说会唱之人。他们在“送秋牛”的过程中,说秋耕事项以及各种吉祥话儿,劝说大家不贻误时令。
这种习俗也被称为“说秋”。而“说秋”说得好的人被称为“秋官”。立春鞭春,秋分说秋,都是关于劝耕的习俗化的行为艺术。
秋分时节,虽然有了些许寒意,但我还是特别喜欢那句诗:“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热得昏沉沉的,也被热得特别烦躁。秋分时的一丝轻寒,恰好让人舒畅,恰好给人一种唤醒感,气温体现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
但再凉一点,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肃杀之气,所以希望这样的天气不要来去匆匆,“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不再打雷了。古人认为,雷电乃龙所为。春分雷乃发声,秋分雷始收声。而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非常契合雷电的起止时间。秋分二候“蛰虫坯户”,蛰虫们并非完全封闭门户,而是把洞穴垒得结实一些,洞口开得再小一些,等到天寒再封堵洞口,“闲人免进”,安然过冬。秋分三候“水始涸”,不是水体都干涸了,是说夏雨遗存的积水逐渐干涸。秋季降水锐减,河流舒缓了,流水不再湍急,秋气之美,便常在于水之静美。
宋英杰趣解秋分三候
秋分·诗词里的七种秋调
空山新雨,秋之清新。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酒乘兴,秋之酣畅。
《西湖杂咏·秋》
元·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
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与仙同游,秋之浪漫。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星汉出海,秋之豪迈。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独上西楼,秋之寂寥。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语凝噎,秋之哀思。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肠断天涯,秋之羁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分·民俗
祭秋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大煞风景,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自古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北京的日坛、月坛、天坛、地坛就是清代帝王为祭祀而兴建。
竖秋蛋
秋分这天人们会玩一种“竖蛋”游戏,民谚说“秋分到,蛋儿俏”,游戏方式很简单,即将鸡蛋慢慢地在一个平面竖起来,松手,蛋不倒视为成功。其实每天都可以玩,只不过据说秋分这天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竖起鸡蛋的游戏更容易成功。
吃秋菜
秋分当日还有一种时令吃食,叫作秋菜,是生长在岭南地区的一种野苋菜,也叫秋碧蒿。适逢秋分采来新鲜嫩绿的秋菜与鱼片煮汤,称“秋汤”。俗语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添秋衣
此时节,冷空气日渐活跃,气温降低速度明显加快,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背受凉;饮食上,注意温和清淡,不要过度“肥甘厚味”,否则易加重或引发脾胃方面的疾病。另外,适当锻炼,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以克服“悲秋”“秋燥”。
庆秋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分”时节,亦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季,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正当时。这个“秋分”,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处处已铺开秋收画卷。一寸光阴得一方金*,丰收,是对每一位辛劳者的礼赞。
插图丨视觉中国
秋分,昼夜均,寒暑平。
监制丨徐冰
编辑丨王若璐校对丨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