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饕说潮汕过年习俗腊月廿七煠鸡鸭
TUhjnbcbe - 2022/7/18 17:57:00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824/4684514.html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诸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故而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潮汕乡下从腊月廿七开始,各家名户在门前摆上大柴灶无耳鼎,煠鸡煠鸭、炊鱼炊粿好不热闹。其实煠鸡是有讲究的,其一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其二煠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存一部分,这叫“压盘底”。“压盘底”也有讲究,即白斩鸡是要求按“四点金”摆回原型。因为鸡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在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食物当然也要提前准备好。煠[yè],为地方方言,读音为:思亚8,是潮汕民间常用的烹调方法,意思是“把食物放在水中煮”,只用清水不添加任何调料称之为“白煠”。煮鸡的过程叫“煠鸡”,用清水煮出来的鸡称为“白煠鸡”(即白切鸡)。潮菜讲究原汁原味和清鲜,在民间“白煠”菜式甚多,诸如煠鸭、煠鹅、煠虾、煠蛋、煠粿、煠粽、煠圆蛋等等。

北宋时官修的韵书《广韵》中标注为“士洽切,入声洽韵:煠,汤煠。”(所谓“切”就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与海南话音义皆合。而且,在海南话中,“煠”字仍然保留入声的读音。历代文献中有很多有关的用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素食》:“当时随食者取,即汤煠去腥气。”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先煮椒桂,或豆蔻、生姜缕切而煠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虾醋如鲙,食之最宜。”明代徐光启《农*全书?卷四十六?荒*》:“(山苋菜)采苗叶煠熟,换水浸去酸味,淘净,油盐调食。”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4回:“第二道,又是四碗呷饭: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白煠猪肉,一瓯儿爆炒的腰子。”清代桂馥《札朴》:“菜入汤曰煠。”清代翟灏《通俗编?杂字》:“今以食物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现代词典也收录这个“煠”字,《辞源》年修订本的释义只有一个:“食物放油或汤中,一沸而出称煠。”以上所说的“汤”,是指热水或开水。根据《辞源》的解释,“煠”包括水煮和油炸两种方法,与《潮汕字典》的解释相同;①把要制作的食物原料整个完整地放到水中煮,如煠鸡等;②潮音读“闸”,把要制作的食物原料放在热油里弄熟,如“双煠”,要使菜品达到外酥内嫩就要双煠。民间有一个词语叫做“白煠狗头”,用来指称“露齿之开怀大笑”,盖因“煠熟的狗头其狗牙必然外露”,故有此戏谑之说法。江南地区的“大闸蟹”实则名叫“煠蟹”,因蟹以清水蒸煮而食这种最普通的吃蟹方法而来。赶大集是什么意思昵?集市,即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墟市、集墟。集含人与物相聚会之意。到集市买卖称上集、赶集,潮汕人叫上墟。腊月的集市称“腊月集”,是每年农历腊月出现的年货市场,其起始日期各地不一,有腊月初八开始的叫腊八会;冬至节开始的称冬至集。以起始之日起,一直延续到农历年底。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烟、茶、油、糖果、鱼肉、禽蛋。所以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对联、神像。对联有印刷品,也有由摊主用浓墨大笔当场书写的,借以招徕顾客。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购买神像时忌言买,而要说请。爆仗市,出售鞭炮、焰火等。鞭炮论串卖,大型花炮论根卖,小型花炮论把(每把十支)卖。偶然发生火灾,不能说是坏事,而要讲成火神爷显圣了,是好事,俗谚日:火烧财门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祭器市,出售烛台、香炉、蜡烛、香、表等。

你是否总是抱怨如今过年的年味感觉越来越淡?是不是被问及潮汕过年食俗却答不上来?为了让更多市民对“春节”这一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的食俗有更多了解,汕头橄榄台将从腊月廿四开始,推出“老饕说潮汕过年食俗”系列专题,请来潮菜专家、广东烹饪协会潮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文修来和大家一起细数潮汕过年的食俗。

从今天起到农历正月初七,“老饕说潮汕过年食俗”系列内容每天将推出一期,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饕说潮汕过年习俗腊月廿七煠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