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端午节,诸暨的端午节习俗,还真的不少呢。一项项来看吧!
包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后来粽子就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不过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可谓是响当当的出名,响当当的好吃,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啦。当然,其他几样最深厚的传统食品···菜菜只知道一两个,其他不是特清楚(原谅我的智商吧)。
粽子做法比较复杂,首先以糯米为原料,洗淘干净后浸在水中,做粽子之前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开锅后便香味扑鼻。然后是馅,变化多样,酸甜苦辣咸,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出来的,两者一结合,绝对的美味。
诸暨各地不仅在端午节时会包,过年时也比较盛行(有些过年时还喜欢包饺子)。煮上一大锅粽子,焖过夜,第二天当早饭,粽叶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小编家就是这样,而且小时候煮粽子都是用那种柴火烧的大锅,特原汁原味。还可以在柴火里放几个番薯,等个一个小时,偷偷地跑去用火钳把烤熟的番薯拿出来,一拿出来就香味扑鼻(原谅小编跑题了,但是烤番薯真的很好吃)···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也是最热闹的习俗。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便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同的寓意。比如说江浙地区划龙舟是纪念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也会举行“龙船节”用来庆祝插秧胜利和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时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然后大家就集体奔向龙舟赛场,场面那个叫浩大啊。
炸麦花(做巧果)农村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这便是麦花。在面粉里加糖,揉成条状,再把条状面粉做成一朵朵花一样的形状,放到油里面炸,等到色泽转*以后,便可以捞起放在一边,刚炸出锅时,热热的,香香的,脆脆的,嘴馋的你可以直接拿起吃也可以放凉后慢慢享用,各种美味。若是撒上一层黑或白芝麻,那便再好不过了。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备有好吃的麦花,客人来了,主人家就会端上一只只漂亮好吃的巧果给他人享用。
炸麦花虽然做法简单但之前的工程很费时间,和面,干皮,翻花,到最后炸,都很麻烦。炸的时候需要你不停地翻动,如果是土灶的话,你还要掌握好火候,以免炸糊。诸暨人也喜欢把麦花叫做巧果,大概是取外形灵巧之意,或是夸奖制作者手巧。不过,以小编做麦花的水平,绝对是不忍直视。据老一辈讲,用红糖和着面粉,味道会更配哦。
插艾草端午节快乐端午插艾草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小编印象中,外婆喜欢把艾草点燃后放入容器中并放在房里熏着,说是把房里的虫子赶走。那一天,用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用以驱瘴。每到端午,小编的包包和房间都会放着很多用这些做的配饰和艾人,各种香喷喷的,请叫我自然香小编···
饮雄*酒端午有饮雄*酒的习俗,古语曾说“饮了雄*酒,病魔都远走”。一提起雄*酒,突然想起白娘子喝下雄*酒现身吓死了许仙的画面。
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剂的古代,用雄*泡酒,可以祛*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酒,意在消*防病,虫豸不叮。
缝香包端午节到来,不少地方有缝香包的习俗。香包,多以五颜六色的下脚布料和五彩丝线缝制而成。颜色以传统的大红、墨黑、粉绿、桃红为主,再以其它色彩来点缀,加以巧妙的构思,精湛的刺绣技术形成一件件风格迥异的艺术品。
不过现在的香包肯定不像以前那样全是一针一线绣出动物和人物的,纯手工的香包已经很少见了。
香包在造型上很讲究,既有动物又有人物,既有不同的祥瑞之物,还有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寓于其中。荷包大者如巴掌,小者如花生米,里面装有叶、艾香、朱砂、荠菜等。圆圆的,你便可以问道那股熟悉的香味。
系五彩绳(百索子)端午节快乐佩香囊必带五彩绳!不要问为什么,这是习俗!
端午节人们佩香囊和戴五彩绳,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啦。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问题是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如果不去管它,退颜色都要好几天。而这个只是长命缕中的一种,那什么是长命缕呢?
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状什么的差不多,就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据说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长命缕分五类: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反正就是各种系在身上。
贴五*图农村认为五月是五*(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所以农村一般是在屋中贴五*图,以红纸印画五种*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之上,即认为*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衣饰上绣制五*,在饼上缀五*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些地方也以桃印为门饰,因为桃是民俗中驱*之物,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
送五*兜肚端午节快乐在端午节,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人们绣制带有五*图案的兜肚送给家里的小孩子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或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的,小孩子在端午时节穿这个肚兜就能平安健康,免受妖怪什么的侵扰。这个肚兜是不是很可爱啊,哈哈。
铸铜镜在唐代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在农村,每到这个时候你都可以看到门前挂着的铜镜,小时候小编以为这样挂着是用来照镜子的。。。
悬钟馗像端午节快乐钟馗捉*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传闻在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一大一小,小*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所以,悬钟馗像便华丽丽的成为了端午习俗之一。
躲端午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此习俗宋代似已形成,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十二红”端午节快乐这个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小编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其实是很久没吃的缘故)。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小编绝对没有记错,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平常也经常吃到,记忆特深。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主要是因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病邪为主要目的,妇女们出门四处游走,将家里病邪驱散,然后渐渐地天长日久的形成了端午的传统风俗。简单来说,这就是散步嘛,各种散步···
沐兰汤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古俗。当时的兰当然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为啥呢,估计是佩兰太贵了,大家买不起(哈哈,这个是小编乱编的。其实小编也不知道佩兰长啥样)也许是艾草更适合潮流发展也说不定啦。
据说这个汤是不论男女老幼必须全家都洗的,据说洗了后可治皮肤病、去邪气。反正各种牛叉,话说这个有这么牛逼?小编怎么都没听说过?你们听过没?
放*烟子端午节快乐*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小孩子点了*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烟虎字笔画据说不能断,这个原因小编也不知道,只知道断了好像不咋好···
斗草这个起源无考,按小编的想法,就是在哪个朝代,在某一天,突然就冒出来了。传说“神农尝百草”形成流传千古久经不衰的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到郊外采药,以解溽暑*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这个在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宋代则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这个多为车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中有写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饮酒做诗。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小编说,我有金箍棒!哈哈哈,妖怪,看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