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5种“报春菜”,又名“长寿菜”,顺应时节,春分吃正鲜美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一到,杨柳青青,闲云飘浮,春暖花开,梅薰柳染,春分之时,万物始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种花草树木花满枝头,万紫千红,人们常说,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春分节气,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不时,不食。不是这个时节的食物不吃,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
所谓的春菜,并非特指哪一种蔬菜,而且全国各地所指的春菜都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当地的应季蔬菜。如香椿芽、春韭菜、荠菜、桑叶芽、枸杞叶等,春分时节,5种“报春菜”,又名“长寿菜”,这些鲜嫩的时令野菜,得天地之精华,顺应时节,春分吃正鲜美。
第一种:桑叶芽
桑叶芽就是桑叶的嫩芽,也叫桑芽菜,但又不是普通的桑叶,是取自桑枝上最嫩的两片嫩芽,观之就感到清爽,《神农本草经》中称桑叶为“神仙草”。
桑叶的味道,或许你一定想成是苦涩的,你可懂得它是奇妙的蔬菜,既可凉拌,也可清炒,还可做调料烹饪桑叶蒸鸡,桑叶蒸肉饼,桑叶卷等菜肴。用来吃的桑叶品种是属于桑树中的大叶品种,每年的春分时节,是桑叶味道和口感最妙的时候,正是不时不食的时令食材。
第二种:苋菜
苋菜是人们餐桌上出镜率比较高的蔬菜,也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铁、钙等矿物质,同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被称为“长寿菜”。
苋菜是春分的时令菜之一,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苋、红苋和彩苋3种,由于它的叶子比较鲜艳,所以在蔬菜中,它是特别显眼的,苋菜绝对是脂肪最怕的蔬菜,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同时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春季的苋菜最柔嫩好吃,可以清炒、做羹汤,春季多吃时令菜,顺应自然,会更健康。
第三种:马齿苋
农村有一种野草喜欢长在庭院废墟、菜园子里,叶子肥厚形似瓜子,它可不是什么野草,而是被人称为“长寿菜”的马齿苋。
如今,人们发现马齿苋的营养价值很高,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凉拌,可热炒,做汤或用于做沙拉等。想吃的时候,就摘其嫩茎叶,在沸水中焯透,再放入凉水中浸泡,倒入蒜泥等调料拌匀,是味美的凉菜。马齿苋也可与肉同炒,加干辣椒炒香,味香浓郁开胃。还可洗净焯水后晒成干菜,留到冬天再吃。
第四种:艾蒿
艾蒿在我国食用历史比较早,在《诗经》《尔雅》以及古药书上均有记载,艾蒿,也被称为艾草或北艾,是一种乡间随处可见的植物,春分时节,房前屋后种的艾蒿也一片片绿油油的,民间就有“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称它是“长寿之草”。
艾蒿叶揉碎后具有清新的芬芳,吃到嘴里略带苦味,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美味,比如艾叶煮蛋,艾叶煎蛋饼,艾叶青团等。艾蒿还可以用来“辟邪”、“祛毒气”,用艾蒿泡脚、艾蒿做成的艾条、用艾蒿煮水可以沐浴,这个被称为“纯阳之草”“医草”的草可以说是物尽其用。
第五种:草头
草头,又名苜蓿,金花菜,三叶草,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也是生活中人们最常食用的野菜之一,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特色植物。苜蓿作为常用蔬菜,清代后期,这种野菜渐渐地成为了“园蔬”。
上海人吃草头有两种有名气的吃法,一道菜是酒香草头,另一道菜是草头圈子,圈子其实就是猪肠。
在春天草头开始抽芽时,茎管初直立,叶嫩茎柔,口感软糯,人们取最嫩顶端嫩茎来食用,草头刚上市价格很高,其实它贵有贵的道理,其叶薄而水嫩,还有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杀死肠胃中的多种病菌,春分时节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