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邻水人的冬寒菜情结与冬苋菜趣谈
TUhjnbcbe - 2025/7/12 17:19:00

01冬社活动与冬苋菜

活动旨在通过观察与烹饪,让朋友们感受蔬菜的魅力。在活动伊始,“野来食菜空间站”便应运而生,十几位小伙伴齐聚一堂,在“大寒/冬至物候菜榜单”上共同书写下茼蒿、抱子芥、冬苋菜、红菜苔、西兰花、红苕、豌豆苗等一道道菜蔬的美名。

◆冬苋菜引发的讨论

“冬苋菜”一亮相,便激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人惊讶道:“这明明是蜀葵嘛,不一直是用来观赏的吗?竟然也能吃?”还有人说:“初次见到开花的蜀葵,误以为是变异的冬苋菜,真是吓了一跳!”

冬苋菜引发热烈讨论,因为它通常用于观赏,而此次发现它可以食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我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的行列。当我输入“我们那儿把冬苋菜称作冬寒菜”时,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老家的菜地——鱼鳞滩。

02鱼鳞滩的冬寒菜

◆冬寒菜的生长习性

即便是寒冬时节,菜地依然绿意盎然。小白菜、圆白菜、花椰菜、冬苋菜、香菜和豌豆尖等蔬菜,只要勤于播种并精心照料,便能收获满满的绿色食材。而冬天里,邻水人还钟爱另一种蔬菜——冬寒菜耐寒且生命力强,但产量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这种锦葵科的冬苋菜,在邻水被称为冬寒菜。每家每户都会在农历八月初开始播撒它的种子,仿佛不种上几行冬寒菜,冬天的菜地就不完整了。当寒冬腊月时,冬寒菜便迎风生长,毫不畏惧严寒,其生命力之顽强与那些在寒冷中缩手缩脚摘菜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妈也是个冬寒菜的种植爱好者,她已经种了几十年的冬寒菜,但产量却时好时坏,不太稳定。去年,她种的冬寒菜在鱼鳞滩二队中算是佼佼者,每一棵都饱满多汁,轻轻一掐就能流出滑腻的汁液。然而,每逢丰收的年份,往往意味着来年的产量会减少。

◆冬寒菜的烹饪方式

在冬季的众多绿色蔬菜中,鱼鳞滩人乃至邻水人普遍偏爱两种蔬菜:一是那绿油油、柔嫩嫩的豌豆尖;冬寒菜可煮粥、煮豆腐,也可炝炒,搭配不同调味料,美味多样,且保留其清香。邻水人对面条情有独钟,早餐常以面条为主,甚至大年初二的早餐也习惯吃面条。过年的面条可不容小觑,通常搭配海带炖猪蹄或莲藕炖排骨等美味炖汤,以及各式佐料,共同盛入大海碗中,而面条则巧妙地成为其中的点缀。懂得面条精髓的人,还会特意烫上一大把豌豆尖。在邻水人眼中,豌豆尖就是面条的灵魂,少了它,面条便失去了原有的风味。

此外,冬寒菜也可以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如清炒或炝炒,以满足个人口味。我母亲偏爱炝炒冬寒菜,她会在热锅中倒入适量菜籽油,待油温适中后,加入姜丝、几颗花椒和切段的辣椒进行爆炒。待香味四溢时,再放入洗净的冬寒菜,出锅前撒上蒜末翻炒几下即可装盘。

◆冬寒菜的文化背景与药用价值

冬寒菜在古代被视为五菜之首,具有清热利水等功效,但在食用时需注意适量,尤其孕妇要谨慎。在《十五从军征》一诗中,就有类似的描述:“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这里的“葵”并非向日葵或秋葵,而是冬寒菜,亦称冬葵。古人在食用时,往往赋予它更多的文化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指出,冬寒菜有着诸多别名,如“露葵”和“滑菜”。

尽管冬寒菜的食用文化已不如从前,但在当地,它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存在于人们餐桌上的冬日美味。

1
查看完整版本: 邻水人的冬寒菜情结与冬苋菜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