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年端午,本世纪罕见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
TUhjnbcbe - 2025/4/12 2:46:00

-这是好老师年的第篇文章-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首童谣唱的是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

老师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讲这些

端午节的有趣习俗,增长知识,

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今年端午有什么不同?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它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

21世纪年内一共有3次端午节最晚的年份,分别是年、年和年,对应的阳历日期都是6月25日。而端午节出现在阳历6月25日还不是最晚的,最晚的是出现在阳历的6月26日,如年。

端午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闰月”。

现行农历“置闰”的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

农历庚子鼠年为闰年,增加了一个“闰四月”。这个“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开始至阳历6月20日结束。受“闰四月”影响,自此以后,庚子鼠年内的农历节日,如端午节等,在阳历中的对应日期相较去年来说,都将向后推迟18天。去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

端午到底有几个名字?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屈原竟然不姓“屈”?

没错!屈原其实姓芈(发米音)。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至少在春申君黄歇代楚自立之前,楚的国姓就是芈。

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如《始皇本纪》:“(嬴政)姓赵氏。”《孝武帝本纪》中就没有出出现姓王氏的说法。

端午互祝“安康”还是“快乐”?

数千年来,众多历史文化熔为一炉,每个节日的内涵都很多元。像端午,有图腾崇拜、有屈原传说,也和吴国名相伍子胥、晋国名士介子推、越王勾践、孝女曹娥等有所关联。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汉族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比如挂艾草、沐兰汤等。

这些年,有些人们转发告诫,说端午发源于恶月恶日,要互道安康,不能互祝快乐。其实,中国节是活泼、热闹的,总是美景、美食相生,亲情爱情与共,祖先用在节日设计上的心思也是灵动通透的,今人又何必拘泥呢?

早期的粽子用什么材料包的?

北方

大约在公元前年前,中国的北方学会种黍,用茭白叶子包裹黍米,再用草灰拌水煮熟,这叫“角黍”,是北方粽子的起源。

南方

几乎与北方学会种植黍的同时,长江流域一带就学会了种植水稻。当时有一种做饭的方法,把大米放入竹筒之中煮熟,这叫“筒粽”,是南方粽子的起源。

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

中国的粽子分甜咸两种,甜粽子党喜爱豆沙粽、莲子粽、枣泥粽……历史最悠久的甜粽子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咸粽子党喜爱火腿粽、叉烧粽、咸蛋黄粽……史上名声最盛的咸粽子属江南嘉兴,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

甜的是心情,咸的是滋味,你是哪一派?

未必人人都能吃粽子?

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病患者吃多了肉粽容易加重心脏负担。老人和儿童吃多了粽子,容易消化不良。胃肠道病患者吃多了粽子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糖尿病患者吃多了粽子,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所以吃粽子也需要量力而行哦,健康过节,开心过节。

端午只能吃粽子吗?

粽子、鸡蛋、苋菜、雄黄酒,端午的吃食非常多,习俗也特别多,挂艾草、拴五色丝线、浴兰汤、赛龙舟……这都是不放七天假忙不过来的节奏。

苏轼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欧阳修说“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最妙的还是汪曾祺,他在《端午的鸭蛋》中写了著名的高邮鸭蛋,叫人口水直流:“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更有趣的还有一个端午习俗——“鸭蛋络子”。孩子们将鸭蛋里的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鸭蛋空头一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端午还能玩什么?

1.传统游戏“斗草”

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演变成有趣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在和自己的互动中,记住并喜爱这个传统节日。

斗草是端午节的传统民间游戏,也称拔根儿。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或叶柄,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也可以变通一下,改成玩“斗纸”游戏。孩子和爸妈各自用柔软的纸搓成纸绳,然后交叉在一起成“十”字,比试谁编的纸绳最结实。

2.家庭版“赛龙舟”

爸爸妈妈先和孩子折几个小纸船作为迷你龙舟,然后在桌子上画两条线,当比赛的起点和终点。

和孩子同时用嘴巴吹纸船,努力把纸船快速吹到终点站。在整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孩子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纸船,力度和速度可以随着孩子的熟练度的变化而加大、加快。

关于端午的事儿太多太多,所有的冷知识、热知识都把端午“切开”露出一个剖面,我们看到的是各个时期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缩影。

文化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力量,这其中最最可爱的,是我们无数人的“柴米油盐”生活支撑起了端午的味道,是我们,赋予了这个日子与时间长长久久的生命力。最后,好师妹祝愿各位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端午安康,好好享受假期哟~

来源

综合自新华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文化溯源

本文编辑

李孜

责任编辑

李孜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端午,本世纪罕见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