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授昌文学大成
在乡下没吃的,食堂也不烧菜,吃的最多的是队长家的“苋菜咕”。
“苋菜咕”,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开始不知是什么做的,后来慢慢知道一点。原来,家家自留地里都长苋菜,夏天吃苋菜的嫩苗,秋天了那苋菜就起菜薹了,不砍,让它长,偶尔掐一些菜薹枝桠上的嫩芽,家里应个急。
等到冷风下来,那苋菜叶子眼见耷拉下来,这时苋菜薹就老了,大的有一人高,菜薹干子有铜板粗,砍回来,去除小枝丫,去除老叶片,只取那粗粗的暗红色的菜薹,洗净,切成寸把长的段子,也有人家苋菜薹不多,会找一些大白菜的菜帮子凑个数,晒几个太阳,就可腌了,大籽盐拌了,几天后就入小口的陶瓷坛子或瓦坛子,封口。不过据说在封坛前必须要倒入家里“苋菜咕”的老卤子,否则不行。也有人家就把新的菜薹用盐码一下,直接倒入自家的坛子里,让老卤子泡着。
“苋菜咕”制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苋菜薹十天半月的泡在坛子里发酵,变臭,就烂了。要吃,从小口坛子里连汤带水捞起一碗,满屋子都是臭味,暗红色的菜薹此时已经变得草绿色了,泛*。大碗放饭锅里蒸,不过饭锅一开,那臭味就变香味了,满屋的挺诱人。吃时,一家人的筷子在碗里捞,其实可捞的只剩老茎还丝丝绊绊,捞到一段薹可以吸里面的肉,那是难有的舌尖上的享受。然后就是咀嚼个味道,很咸的,不咸不经吃,不咸也摆不住。嚼着嚼着就扒饭,最后把渣子吐了。在那艰苦的年代,不少人家吃“苋菜咕”也就是是尝个咸味、鲜味,下饭。
讲究的人家,在饭锅里蒸“苋菜咕”时放进一方豆腐,滴一圈菜籽油,那就更好吃了,那时这是村里社员一道家常菜,家里来了客人,一时找不到菜,这可以上桌凑个数呢。豆腐嫩嫩的,入了苋菜咕的鲜味,吃到嘴里,烫到心里,香到骨子里。据说,早先我们村里小学校长吃“派饭”,经常就是苋菜咕炖豆腐。那徐校长我见过,中山装都要系风纪扣的正人君子,到了人家经常点名要这道菜呢。
最早发现“苋菜咕”制作的,据说是在春秋时期。越国与吴国打仗,百姓贫穷无食,有一老人把采集的野苋菜梗放置瓦罐腌制,不日苋菜梗在罐中散发奇香,老人将之蒸煮试着食用,居然味美异常,于是众人纷纷效仿,制作方法推广开来,由此民间有了苋菜咕的名字。我们现在叫它“苋菜咕”,用了“咕”这个字是因为汪曾祺先生的说法。
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写到苋菜咕,说: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