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在中科白癜风医院的出诊时间 https://baike.baidu.com/item/雷安萍/65704878瓠子豇豆
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承担的扬州市保护地方蔬菜良种项目,为的是保护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恢复传统特色风味,让人们吃到蔬菜的“儿时味道”。记者昨了解到,这一项目有了新进展,一批地方老品种蔬菜已进入示范生产阶段,人们距离吃上“儿时味道”蔬菜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进入大田示范生产
已收集34种地方蔬菜老品种
地方蔬菜又可称为特色蔬菜,地方蔬菜之所以有地方印记,其实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既适宜在这个地方生产,产量又好,又好吃(口感好)。
目前,农科所收集到的地方蔬菜老品种已达到34种,蔬菜种类有扬州青、黑大头、芹菜、核桃乌、小叶高梗白、大叶高梗白、扬州本韭菜、核桃乌青菜、宝应慈姑、红嘴莲藕、仪征紫菜薹、高邮红苋菜、高邮瓠子、邵伯菱角、圆白萝卜、埋头白萝卜、扬花萝卜、红薯、豌豆苗、雪里蕻、红玫瑰、莴苣等。其中,部分地方蔬菜老品种今年已走出试验大棚,进入示范生产阶段。
研究人员张瑛说,示范生产的目的是为下一步进入大田生产做好准备。今年进入大田示范生产的蔬菜有高邮瓠子、香丝瓜、扬州豇豆、红梗韭菜和花叶苋菜,“每种蔬菜,我们都种植了4-5个大棚。”
当然,不是所有收集到的种质资源都适宜进入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在前期作了很多基础研究,如蔬菜性状、品质测试、口味测试等等,有些明显不符合的种质资源,就淘汰了。”张瑛解释说,进入生产示范阶段的蔬菜老品种,首先经过了研究人员的提纯复壮。简单点说,就是通过选育让老品种更加“单纯”,“许多老品种由于长期混种混收,天然混杂,品种特性会出现退化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除‘杂质’。”
这些老品种怎么种?
新技术为地方蔬菜保驾护航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蔬菜生产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过去是露天种植,现在却是大棚生产。过去人们喜欢用农家肥种植,现在使用了化肥、有机肥。过去有些地方蔬菜只在某地种植较多,但现在是大流通时代,很多地方都在种植。
张瑛说,别小看这些改变,因为各种条件的变化,才导致了地方蔬菜“不那么地方了”。示范生产的目的就是寻找到一种能种出“儿时味道”的生产标准,比如在露天条件下,蔬菜的口感好(芳香物质多),而在大棚生产条件下,气温高,生长快,芳香物质就要少一些。“我们现在要通过其他方式,如水肥调节,来提升‘蔬菜味道’。”
“在没有标准化生产种植的时候,农户种植的地方蔬菜,其实也不全是‘好味道的蔬菜’,比如种植的黄瓜,即使是同一户人家种的,有的黄瓜味道就很有黄瓜味,但有的就带有苦味,这显然是因为施肥不当(营养不当)造成的。不同的蔬菜,所需要的营养是不一样的。”张瑛说,示范生产就是要找到适宜每种蔬菜生产的“营养餐”,这个“营养餐”的含义是多方面的,除了水肥调控,还有小气候调节、土壤环境调节、微生物调节等,这是一个系统的生产标准。
一些地方蔬菜老品种,虽然好吃,但因为抗性差,很难传承。“过去有一种大番茄,味道足,吃起来有一种沙沙的感觉,但因为抗病性不好,逐渐失传了。”张瑛说,为了增强地方蔬菜老品种的抗性,他们使用了一种新技术——植物诱抗剂,可以让蔬菜对某些病害产生天然的抗性。目前,这一技术在试验阶段。记者向家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