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农有发了一张水稻田杂草图(见下图),问是什么草?
是耳叶水苋,属于千屈菜科,茎有4棱,常多分枝,叶对生,无柄,狭披针形,叶基戟状耳形,果实小而多,聚生于也节。一年生湿生草本,为水稻田及其他浅水田的杂草,常成片生长,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水稻田多发的水苋杂草有耳叶水苋、水苋菜、多花水苋,共同特点是茎有4棱,长分枝,叶对生,披针形;但也有区别,耳叶水苋菜和多花水苋叶片基部抱向茎部,多花水苋花多,苗期水苋菜叶片对生拉“十”字,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
在水稻田里发生,应根据水稻苗情、田间其他阔叶杂草发生情况等,因地制宜地选用灵斯科氯氟吡啶酯、氯氟吡氧乙酸、2甲·灭草松等药防除。该草容易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剂产生抗性,也有部分地区杂草仍对吡嘧磺隆敏感,在杂草苗小是使用有较好防效。
7月处于夏季高温时期,施用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要注意避开高温天气,注意选用质量可靠、安全性好的产品,避免施药不当产生稻叶发黄等药害症状,可选阴天或晴热天傍晚施药,按低浓度喷透喷匀施药,不仅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而且相对安全。
也有农友反映说使用氯氟吡氧乙酸防除水苋会出现返青的情况,可考虑换灵斯科氯氟吡啶酯防除,水苋对其较敏感,较低含量就能防除,而且安全性相对较好。茎叶处理施药要注意药前排水,药后24-48小时回水,可加入高效助剂,提高防效。
若是直播稻,也可考虑用含安全剂的苄嘧·丙草胺、丁草胺进行封闭,对水苋出苗有一定的控制作用。